文/罗华昌中医
古中医防未病,保民众大健康。图片
如今,很多人被亚健康缠身,尤其年轻人,常感疲惫乏力、精神不济,吃不下睡不香,动辄头晕心慌。西药吃了不少,指标难改善;中药也换了好几茬,症状总反复,找了多位医生,效果依旧不理想,身体日渐虚弱。
这症结多在脾胃。脾胃为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,若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水谷不化精微,气血无从生成,脏腑失养,病邪难去。药虽对症,然脾胃无力运化,药效难达病所,反成壅滞,故诸药不得治。
古籍早有明训。《素问・平人气象论》言:“人以水谷为本,故人绝水谷则死,脉无胃气亦死。”《脾胃论》亦云:“内伤脾胃,百病由生。” 脾胃一虚,气血生化不足,正气亏虚,无力抗邪,病邪稽留,久而成疾。此时不重脾胃,徒用攻补之药,犹如无米之炊,难见其功。唯有健运脾胃,使气血充盈,正气得复,方能驱邪外出,病渐向愈。
调理此等状况,我常以四君子汤为基础加减,其基础方为党参 15 克,白术 15 克,茯苓 10 克,炙甘草 6 克,可根据具体症状加入砂仁 6 克、山药 15 克、芡实 15 克等。若兼食少腹胀,加陈皮 10 克、神曲 10 克;若便溏腹泻,加炒扁豆 15 克、莲子 10 克;若畏寒肢冷,加干姜 6 克、附子 6 克;若口干咽燥、舌红少津,加麦冬 10 克、玉竹 10 克;若有遗精滑泄,加芡实 15 克、金樱子 10 克;若睡眠质量差、多梦易醒,加酸枣仁 15 克、远志 10 克;若伴胸闷胁胀、情绪不畅,加柴胡 10 克、郁金 10 克;若有火气、口舌生疮,加黄连 6 克、黄芩 10 克;若肢体乏力明显,加黄芪 20 克、山药 15 克;若见水肿尿少,加泽泻 10 克、猪苓 10 克。
此基础方中,党参健脾益气,白术燥湿健脾,茯苓健脾渗湿,炙甘草调和诸药,共奏益气健脾之功,后续加减药物则针对不同兼证发挥作用。用药时需每日一剂,水煎服,分早晚两次温服,坚持调理方能渐显成效。此调理思路,皆因脾胃健则气血充,气血充则脏腑旺。党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炙甘草固护脾胃之本,助其运化;砂仁醒脾和胃,促运化之力;山药、芡实健脾兼固肾,培补先后天。诸药相合,使脾胃功能渐复,水谷精微得以化生,气血有源,正气渐盛。如遗精者,脾能升清,气能摄精,固涩之药可助;睡眠差者,气血足则心神得养,安神之品能辅;有火气者,脾胃运化正常,湿火自除,清热之药可清余邪。如此,脾胃得养,气血调和,诸虚百损渐愈。
需知,上述调理仅为通用思路,实际诊疗中,每个人的体质、症状、舌象、脉象各不相同,用药需灵活加减,千人千方。此文旨在普及脾胃调理的重要性,并非鼓励自行用药。若有不适,还需找专业中医师面诊,辨证施治,方能药证相合,获效更著。
身体不适不知咋辩证?公众号留言,我为你专业分析
亲爱的各位网友,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本公众号的关注。
在交流中,我发现不少朋友面对身体小状况时,不知如何应对,也不了解自身中医辩证类型,存在健康困惑。
现向大家说明:欢迎在留言区留下健康问题,我会依据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,为大家做辩证分析。
但因网络交流限制,无法面对面详细诊断,所以我只能提供辩证思路,不能给出具体用药指导,望理解。
我会每天挑选并回答 几个网友的辩证问题,认真对待每一条留言并详细回复,希望能帮大家了解身体,树立正确健康观念。
本文内容原创,如有转载请标明 “转自中医罗华昌公众号”,侵权必究。最后,希望朋友们再关注《杏仁弘道》及《华康中医综合诊所》两个公众号,里面的内容同样精彩!
版|权|声|明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新股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